為港口經濟優化升級加油助力,2015年,鲅魚圈確立了“政企合作、市場運作、依托載體、港區聯動”的工作思路,堅持產融結合,以“
物流+金融”的創新模式,通過金融的思維、金融的手段加快建設營口港口金融創新試驗區,明確把金融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充分集聚各類金融要素,著力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大比較優勢支撐金融創新
鲅魚圈開啟“
物流+金融”模式,建設營口港口金融創新試驗區具備三大比較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是金融機構發展的理想區域。鲅魚圈位于環渤海經濟圈與東北亞經濟圈,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東線的重要節點和“中俄歐”大陸橋的橋頭堡,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三大國家戰略唯一疊加區域。長大鐵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高鐵縱貫全境。區內營口港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多個港口建立了航運業務。
投融資需求旺盛,是開展金融創新的一方沃土。港前物貿企業2000余家,年融資需求過百億元。實體經濟發達,新東北電氣、中船重工、沈鼓集團、香港信義玻璃、無限極等知名企業悉數落戶,投融資需求旺盛。
港口
物流貿易迅速發展,是“
物流+金融”發展的雄厚根基。營口港開通了6條中歐國際班列,成為華北、福建、環渤海地區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的海鐵聯運大通道,東南亞地區產品與俄羅斯、歐洲、中亞地區以及蒙古等國家對流運輸的
物流節點和樞紐。紅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中國華信貿易結算中心、跨境電商服務平臺(駝營網)等一批項目投入運營。中澤東北
物流商貿中心、云天化化肥現貨交易中心等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
兩項舉措營造良好的地區金融生態環境
2015年12月18日,遼寧北方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正式揭牌開業,拉開了鲅魚圈向區域性金融中心快速邁進的帷幕,將為鲅魚圈港口經濟優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作為環渤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改革開放和金融創新速度不斷加快的競爭形勢下,加強金融業支撐作用,加快推進產業綜合體的發展,實現港口經濟的優化升級,解除鲅魚圈“港大城小”的尷尬局面是當務之急。通過金融手段引導企業轉型升級,通過市場運作、政企合作,搭建金融要素集聚平臺,加強金融與產業結合,是鲅魚圈逐漸摸索出的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金融創新之路。
遼寧北方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平臺。通過交易平臺,可以快速集聚區域內各類金融要素,為金融機構、企業、個人提供投融資綜合服務交易、投融資服務、
物流商貿“一站式”服務平臺,創新金融產品,為港口企業拓展新的投融資路徑。先于北交中心投入運營的紅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在與中國建設銀行開通“e商貿通”的基礎上,由建設銀行為商品交易中心量身打造“e采通”業務,此項業務是目前全國第二家銀行為企業會員單位提供線上金融服務的業務,深受會員企業好評。目前,商品交易中心共有186家企業開戶成為會員。從2014年1月28日起截至目前,交易中心盤面交易量355.865萬噸,交收量93.402萬噸,交易額74.70849768億元。
打造專業性
物流銀行,完善融資服務體系。已將總部搬遷至鲅魚圈的營口沿海銀行就是鲅魚圈打造專業性
物流銀行的先行軍。鲅魚圈依托營口沿海銀行總部,充分發揮城商總部銀行在體制機制和管理決策等方面靈活高效的優勢,充分利用沿海銀行大股東海航集團的全球資源優勢,將沿海銀行打造成服務港口經濟的專業性
物流銀行,提供適合港口經濟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目前,營口沿海銀行向
物流企業和貿易企業量身打造鉆石級金融服務產品——“貨貸通”。此產品依據現代
物流行業的特點,將
物流公司、貿易企業、銀行三方資源整合在一起,利用
物流管理信息和銀行資金管理優勢為客戶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和現代支付結算工具。截至目前,營口沿海銀行已與遼寧富邦
物流有限公司、華君能源(
物流)有限公司、遼寧大倉儲運有限公司、營口佳豐糧油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計在沿海銀行
物流銀行業務中發放貸款3450萬元。這種新興的
物流銀行業務得到了企業充分認可。2015年沿海銀行為鲅魚圈貢獻稅收1億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