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驚現“蛇吞象”;物流業開年“不景氣”
來源: 發布人:nets 發布時間:2017-02-06
【4年砸下2個億的城際速遞被并購重組,快遞業驚現“蛇吞象”】
記者近日獲悉,曾經4年砸下2個億在全國部分地區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的城際速遞被戰略并購重組,而這起重組事件背后推手竟是家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曹操到”,快遞圈驚現“蛇吞象”。
記者向“曹操到”方面求證,其創始人魏東表示,此事屬實,相關事宜正在處理中。
“城際速遞” 是誰?
城際速遞是天津市郵政管理局、天津快遞協會相關領導扶持,由天津當地某家實力雄厚的集團公司投資打造,致力于打造快遞行業高端服務品牌。成立近四年投入2億元,在北京直營40余網點,天津直營30余網點,已屬于成型的京津冀地區精品時效快遞,單日峰值訂單5萬票。
“城際集團”旗下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廣東、福建七大子公司,及二十八家分公司,看得出是有意做全國市場。其官方對外表示“城際速遞采用直營模式,本著立足于天津并逐步邁向全國的發展思路,致力于打造快遞行業的高端服務品牌,未來面向全國,走向國際是城際的發展前景。”
但從2016年底傳出經營策略、一線人員與業務大規模調整,出現拖欠薪資等一系列狀況,倒閉的結局似乎可以預料到。
“曹操到” 是誰?
“曹操到”是星河互聯聯合創建的“互聯網+快遞”初創項目,一直潛行,市場上未見太多宣傳與推廣,其主打“用眾包模式重構快遞行業”的理念,用碎片化、流動性補充規模化、集約化帶來的不足。
作為初創公司的“曹操到”何以有這么大能量,此次動作是否為“星河系”物流快遞版塊發力的證明,互聯網+快遞大潮將至?
快遞行業寡頭格局的形成,并不意味著競爭的結束,相對于傳統快遞的痛點,互聯網+快遞或許是突破口。
5大民營快遞企業相繼上市,2017年對于中國快遞行業來說是關鍵一年,2017年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為“虛實經濟”定調:網店是“新經濟”,但直接帶動了實體工廠的銷售;快遞業作為“新經濟”的代表,既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0日,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300億件,同比增長53%。國家郵政局對2017年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時指出,預計2017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完成9260億元,同比增長25%;業務收入完成645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423億件,同比增長35%。
無論是總理一再強調的快遞業,還是這些搶眼數字的背后,都是充滿誘惑的市場,但是2017年也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剛開年便出現行業并購大事件。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中等快遞公司打不起價格戰,被清洗出局或者被并購將成為趨勢。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在上市前也表示,比照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情況,未來3年至5年,中國全網型快遞企業不會超過5家,一般是3家左右,大量并購重組將成為快遞行業升級的重要方式。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快遞業形勢與政策基本明朗,一般大公司不會再選擇收購實力懸殊同行企業,只會選擇門當戶對或者尋求雙劍合璧的合伙人,達到共贏結果”。
在市場愈發清晰情況下,無論是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快遞企業都在尋求出路,無論是轉型、下農村、加碼同城亦或抱團缺暖,都需要一定實力基礎,2017年中國快遞業版圖會有變化。
快遞行業“蛇吞象”雖無法評論是好是壞,但是這也代表了整個行業內變革的初顯,“互聯網+”與傳統快遞開始正面交鋒,到底誰輸誰嬴或是共贏,還要靠業績說話。
開年閱讀(物流新聞)
【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5% 較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3號)發布的2017年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5%,較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1%,較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18.8點,比上月回升1.7%。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輝認為,1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物流業景氣指數正常回落,但依然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業務總量指數仍保持在55%以上,反映出物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開局良好。倉儲指數位于擴張區間,公路運價指數回升,顯示出大宗商品進入備貨期,與民生相關產品由于節日備貨以及居民消費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市場較為活躍。
業務總量指數回落,物流業務規模增勢減弱。1月份,業務總量指數比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但仍然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反映出受春節影響,物流業務活動規模增勢減弱,但總體上物流活動仍較活躍。
新訂單指數上升,物流需求明顯增加。1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9%,比上月回升2.9個百分點。顯示出物流業需求向好,將保持穩中趨升的態勢。
庫存指數回落,庫存周轉加快。1月份,平均庫存量指數為51.3%,比上月回落4.9個百分點;庫存周轉次數指數為59.6%,比上月回升3.7個百分點。顯示出臨近春節,與民生相關的商品迎來銷售旺季,庫存消耗明顯,庫存周轉加快。
設備利用率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回落。1月份,受生產建設活動放緩、物流業務規模增勢減弱影響,設備利用率指數回落4.6個百分點,回落至51%。而加上臨近春節的因素影響,從業人員指數回落2.5個百分點,回落至48.6%。
從后期走勢看,新訂單指數回升2.9個百分點,回升至59%,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回升1.7個百分點,回升至59.5%,預示著節后,隨著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啟動,物流經濟將趨穩回升。